U 盘、移动硬盘、移动固态硬盘!2025 年该如何选择移动存储设备?
根据半导体行业调研机构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报告数据,全球个人移动固态硬盘(Personal Portable SSD)市场规模已于2023年突破20亿美元,并预计将以7.3%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于2023年达到32亿美元。足以见得,移动固态硬盘市场目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移动固态硬盘并非是一个新兴的产品品类,早在2015年左右,各大老牌闪存企业就开始纷纷入场,推出这个基于闪存技术和USB接口的“新产品”,以在传输性能上的绝对优势,与彼时的前辈“移动硬盘(Portable HDD)”分庭抗礼。

可是在内置SSD还未完全一统PC市场,大多数个人电脑还在采用“SSD装系统,HDD装文件”混合模式的十年前,移动固态硬盘虽然在性能上有绝对优势,但终究只是属于极少部分专业工作者和发烧友的“高端产品”。要知道,面对量大管饱的HDD,当年的内置SSD的普遍价格在2-3元每GB不等,面对容量价格上的显著差距,速度上的区别用户也都会主动去“忽略”了,毕竟速度快慢忍忍就行了,容量上的差距可是不容忽视。
所以大约在十年前,U盘和移动机械硬盘还是占据便携存储市场的中流砥柱,前者有着难以比拟的便携性,后者又在容量方面担任绝对优势。
但时间已经来到2025年,存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2.5英寸HDD作为核心的移动机械硬盘,发展似乎已经陷入了停滞,无法像3.5英寸的全尺寸机械硬盘一样通过增加盘片数量来实现容量升级,目前最大的2.5英寸移动HDD只是提升到了6TB。而反观SSD,依托于3D NAND堆叠技术的不断升级,单盘容量不断升级,使得1TB/2TB等主流容量段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而旗舰产品也已经升级到了夸张的8TB。移动机械硬盘在容量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早已开始动摇。
更不用说在性能上面,二者近乎天堑的差距了。
以闪迪移动固态硬盘(E30)举例,即便是闪迪旗下主打性价比的入门移动固态硬盘产品,最大容量可达2TB,性能也可达到800MB/s,即便是旗舰级的企业级3.5寸HDD也难以望其项背。

<闪迪移动固态硬盘(E30)>
而旗舰级别产品则更为夸张,闪迪至尊超极速移动固态硬盘 USB4 版(E82)采用USB4接口和NVMe技术,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已经分别达到了3800MB/s和3700MB/s,这已是媲美许多PC内置SSD的水平。针对需要直连SSD做视频剪辑、设计的专业人士来说,一块高性能移动固态硬盘是他们扩容笔记本电脑有限空间的最佳存储搭档。

<闪迪至尊超极速移动固态硬盘 USB4 版(E82)>
而对便携存储这个领域更为重要的“便携性”来说,移动固态硬盘也是有着不小的优势。
除了2.5寸HDD本身就给移动机械硬盘带来了体积上难以进一步缩小的鸿沟之外,受限于HDD本身基于旋转磁碟的机械结构,传统的移动机械硬盘在遇到跌落和震荡时相对更易损坏。
而移动固态硬盘不仅体积更为小巧,抗跌落性能也更为出色,依旧是以闪迪举例,旗下移动固态硬盘系列产品中,大多都加入IP65级别的防尘防水和抗跌落保护设计。除了上文提及的旗舰产品E82,还有采用USB 3.2 Gen 2x2,速度可达2000MB/s 的次旗舰产品闪迪至尊超极速移动固态硬盘Pro版(E81)和采用更为主流的USB 3.2 Gen 2,速度可达1050MB/s的主流产品闪迪至尊极速移动固态硬盘卓越版(E61)。
针对经常需要带着移动固态硬盘游走于各地的摄影师、工程师来说,在三防方面更添保障的产品显然是为宝贵数据带来的有力防护。

<闪迪至尊极速移动固态硬盘卓越版(E61)>
当然,移动固态硬盘在产品力上的不断升级突破并不是它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全球广大用户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在软件体积不断膨胀、超高清视频普及、生成式AI等趋势的不断推动下,手机容量不足、笔记本电脑扩容困难早就成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除了依赖网络的云存储,移动固态硬盘可以说集成了各项优势于一身,深受用户青睐。
随着移动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移动固态硬盘的快速崛起,消费者在选择存储设备时不再仅仅考虑容量和价格,更加注重速度、耐用性和便捷性等综合性能。无论是对于需要高性能存储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移动固态硬盘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理想选择。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移动存储领域将继续迎来更多创新,带给用户更加智能、高效的存储体验。
2025年,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移动存储设备,已不再是难题,而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